时间:2021-12-10 23:30:51
资本主义美国的快餐品牌麦当劳,做的其实不是快餐生意!
早已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麦当劳,作为美国洋快餐品牌,长期以来给所有人的感觉都是做餐饮生意的吧?
事实上,以餐饮出名,麦当劳名不虚传,全球三大速食品牌巨头,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在餐饮行业领域,麦当劳也是货真价实的龙头企业,品牌标杆。
但是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曾经说过:“其实我不做汉堡包业务, 我的真正生意是房地产。 ”
仔细研究麦当劳的财报,会发现这竟然不是一句玩笑:
麦当劳10%的利润来自于直营餐厅的运营,40%来自品牌授权, 而50%的利润,来自于地产出租。
按照平均财年计算,麦当劳的加盟费收入仅有31亿美元,租金收入高达61亿美元,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包租婆”。
麦当劳在全世界的房地产资产,已经超过了天主教会,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并且占有各个城市几乎所有最值钱的黄金地段。
相较于中国过去几年长期占据首富位置的国内地产商,地产公司,麦当劳在房地产这个行当里面的资产和财富总值可能比不了撬动杠杆,债务嵌套,主营短平快,高周转开发的中国开发商们,但是无论从经营模式,收益稳定性,资产成长性等等的维度来看,碾压所有重开发轻运营的中国房地产企业。
这就很值得研究一下了,一个在美国不温不火的街边炸鸡汉堡店,是如何同时跻身全球餐饮和房地产两大领域的巅峰地位的?
一个和麦当劳有深度连接的中国代表,章义伍(章义伍是麦当劳在中国招的第一批职员,四年的时间从见习经理一直做到营运经理,管理几十家店。按麦当劳的职务级别,章义伍在短短四年时间内跳了六七个台阶,是同一批进麦当劳的中国雇员中第一个做到营运经理职位的。),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给出了一个比较理性客观的分析:
36000个连锁店,95%都是加盟的,95%的经营成本,都是由本地的老板出钱,用麦当劳的品牌,用的是麦当劳的设备,用的是麦当劳的原材料和供应链,用的是麦当劳的管理体系……而且这样出钱的老板,除了财务结算核对经营额以外,没有任何对麦当劳这个门店产生干扰的权力,丝毫没有,就连自己和家人去吃,不好意思,掏钱,这些都是写进合同的,保证金压着的,要是有地方金主不讲规矩,比如看某个员工不顺眼,比如对店面经营指手画脚,那不好意思,律师函马上就到,保证金保证能扣的肉疼,再敢闹脾气,马上摘牌法庭上见!
一个单独的加盟店,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200万就被麦当劳总部拿走,这是纯利润。
中国大陆加盟费50万起步,分不同级别的店递增,还有一笔沉甸甸的经营保证金,手上没有个500万的土豪,基本够不到加盟门槛。
在中国,做异地生意,向来都有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说法,却在美国品牌面前完全失效,在地方上再有钱有势的老板,面对麦当劳这种加盟条件,都是趋之若鹜,规规矩矩。
是不是很讽刺?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国国内遭遇疫情冲击,麦当劳的经济损失在同行业之中控制得最少,因为全供应链管控,加盟分担风险,叠加房地产自持,只是增速降低,依然保持了强劲的盈利势头和表现,这恐怕就让很多拿疫情当借口,被彻底打垮的国内餐饮,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消费市场,消费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对于麦当劳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高消费,但是肯定和消费为主的美国经济环境还是有差距,就这样,美国资本还能成功在中国消费市场剪羊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典型的经济降维打击和收割。
麦当劳的经营模式里面有一点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美国发家,然后店面收购,经营成熟,商业逻辑和运营规则建立好以后,转手加盟商,然后当加盟商的房东。
在中国也是一样的路数,麦当劳不仅持有店面转让加盟,还以公司员工宿舍名义购置房产,当然是合规的,而且也确实是用于员工宿舍,这就是麦当劳的生意逻辑。
租金,是麦当劳最大的收益,加盟和因为加盟管理收取的经营净利润,是其次的收益,最不赚钱的收入是什么?就是卖汉堡薯条的利润。
这就是成熟的商业运营管理的典范。对中国国内的商业经营,大小企业来说,输了就要认。
《跨国公司商业模式的特点(餐饮行业案例分析)》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