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09 15:14:01
引爆“惊喜经济”
盲盒起源于日本福袋,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盲盒等产品,2019年被誉为“盲盒元年”。
它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玩家只有购买后才知道自己买到的是什么,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成就了玩家购买产品的快乐、惊喜,或者不满足带来的复购欲。
目前,各界普遍说的盲盒,为潮玩领域的盲盒,即外盒未标明是何物,内部产品普遍为各类玩偶的盲盒,因为一系列盲盒一般有十几款或几十款,所以它很容易成为新一代年轻人娱乐、交流、交换、以及购买的载体。
但另一角度而言,盲盒本身也代表着一种创新的销售方式,目前正逐渐被文具、服装、美妆、食品、考古等各领域借鉴,一场由盲盒带来的“惊喜经济”正在各行业迅速裂变。
以文具领域为例,盲盒在这一领域的渗透已相对非常彻底。目前市场各文具店普遍都有售盲盒文具,它们有单独的盲盒笔、盲盒橡皮擦、盲盒礼盒,总之是将各类文具以盲盒的形式进行了创新性包装及销售,且颇受学生、年轻人喜爱。
“我最近购买了一些盲盒礼盒送给朋友,价格不高,每盒30元-50元左右。”深圳一位女性告诉记者,她之所以选择盲盒,是因为送价格不高的盲盒,不仅送的是一点小心意,更代表着她在分享和传递一种快乐,一种崇尚未知、惊喜的快乐,一种同为年轻潮流人士的快乐,这样的礼品送出去不刻意,收礼者也很乐意接受。
在食品领域,星巴克12月推出了圣诞盲盒——自主设计的7款小熊玩具,单价为108元,附赠到店消费的礼券。对于经常推出季节性周边的星巴克来说,盲盒是其首次尝试,目前在多个社交软件上可以看到盲盒广受好评,并且该系列隐藏款的出现率较高,许多购买者一次就能抽中隐藏款,消费体验得到较大满足。此前,瑞幸咖啡也曾推出刘昊然系列盲盒,不仅销售一空,还使得软件瘫痪。
在家具领域,宜家12月也首次推出了圣诞节主题盲盒,形象是瑞典比约小熊,总共5款造型,分别是笔筒款、便签款、礼盒款、瓶塞款和隐藏款,实用性可爱兼具。但与其他商家不同,宜家盲盒不作为商品单独售卖,而是顾客在消费额度达到之后可以免费领取的礼物,每日限量发放。
在淘宝网,记者看到以盲盒为中心的各类盲盒+X店铺林立,有考古盲盒店,购买的产品为考古类产品或用具,比如各种石头、挖矿锤子,有实物也有玩具产品;也有服装鞋类盲盒,每个盲盒价格均一,但鞋类或衣服款式不一;还有消费电子产品盲盒店,消费者最终购买到的产品有数据线、手机、耳机、充电器等;此外也有在线抽盲机,在线抽到什么将快递什么产品,一般显示不能更换。不过,有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盲盒产品时,要谨防购买到二手产品,比如一些旧手机、旧耳机、旧衣物之类。
在阿里巴巴网站键入盲盒,会自动显示多个热门搜索,如盲盒空盒子、盲盒手办、盲盒玩具、盲盒定制、盲盒收纳、盲盒娃娃、盲盒自动售卖机等等。
“对任何产业来说,盲盒只是一个营销的方式,它以其不确定性,可激发行业的活力与生机,随着盲盒+X范围越来越广,一些拥有自有IP的企业将可能获得更多IP授权的机会,变现能力提升。”奥飞娱乐总裁助理兼玩具业务负责人蔡金顺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盲盒核心是IP+产品
“盲盒的重点还是盲盒里面的产品和IP自身带来的消费者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盲盒仅仅是年轻人潮玩市场的一个入门级产品。随着对IP更多的认可和情感投入,用户对长在审美点上的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甚至会考虑其收藏的价值。”奥飞娱乐总裁助理兼玩具业务负责人蔡金顺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蔡金顺介绍,“盲盒”及“潮玩”是近年的新增长市场的关注点,奥飞娱乐旗下玩具品牌“奥迪双钻”在2019年开始试水儿童盲盒类产品,于去年6月推出超级飞侠眨眼、巴啦啦、小猪佩奇小人偶等盲盒系列,整体市场反馈不错,该系列产品销量超过了100万只。今年9月公司携手《阴阳师》游戏面向K12+市场推出由IP角色衍生的叠叠乐盲盒系列、Q版盲盒系列产品及手办产品。“阴阳师”盲盒产品上市后,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第四季度,“阴阳师”系列盲盒出货量大概在200万只。
“企业做盲盒,准确地说,是做游戏、动漫IP类的衍生手办的潮玩业务,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意、设计与演绎能力、市场渠道能力、供应链优势等。”蔡金顺表示,盲盒项目只是奥飞娱乐切入年轻人潮玩业务的第一步,当前K12+潮玩业务较公司整体业务规模来说,还是相当小的一部分,但公司已充分洞察到年轻人群的巨大消费潜力,以及互联网等新兴科技、年轻人新的消费习惯也在支撑着潮玩市场向前推进,因此未来公司将聚焦自身优势,探索和积累K12+潮玩业务行业经验,同时计划以公司自有IP,如镇魂街、贝肯熊等年轻人熟知的IP,作为公司K12+潮玩业务发力的第二梯队,进行二次创作。
“公司在K12领域玩具、动漫领域已做到国内头部位置,未来我们希望将年轻人的潮玩市场打造成公司的第二个增长极。”蔡金顺透露。
在泡泡玛特的招股说明书中,公司也明确指出,泡泡玛特的核心业务即是IP。目前,公司运营着85个IP,其中有12个自有IP,包括Molly、Dimoo等;22个独家IP,如Pucky等;51个非独家IP,包括米老鼠、Hello Kitty、Despicable Me等。围绕这些IP开发出的各种潮流玩具产品,在2019年贡献了82.1%的收入。
因此,除当下围绕IP进行产品销售外,如何围绕IP进行二次变现,已提上企业发展议事日程。
奥飞娱乐方面向记者透露,奥飞正在规划游戏、动漫类头部IP的衍生可动手办、精品手办,甚至是IP衍生雕塑品等潮玩产品,同时陆续落地线下乐园等,公司将持续以IP为核心,推进“IP+”全产业运营的商业模式。
据了解,泡泡玛特积极探索IP授权带来的额外变现机会,相关收入高速增长。2017-2019年IP授权费收入由70万元提升至121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15.8%,占总收入比例由0.4%提升至0.7%,2020H1授权费收入同比增长290.5%至820万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1%。具体授权方面,公司先后将Molly授权给伊利、旁氏、卡西欧Baby-G、Za等。
扩展阅读:
1、免费培训圈粉
做微电商、社交电商、或者轻资产创业项目的朋友,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项目虽然有了,但无法快速的圈粉(获取用户)。
出现这种困境,主要的原因是方法错了。如果我们通过商业广告、发宣传单、地推的方式肯定是没有人愿意加你,即便有人加你也不是精准粉丝。
现在割韭菜的太多了,在没有跟粉丝建立认知与信任之前,没有人愿意看你的广告,更没人相信你。
因此,我们要转变一种思维方式,以利他的方式,为粉丝做免费培训。广告没人看,但在浮躁的社会里,大家都想要学习。
所以,通过音频、视频、图文等内容载体,为潜在粉丝推荐轻资产创业、副业赚钱、等解决方案,然后投放到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就能快速的圈粉。
内容可以借助平台的大数据分发给精准人群,并吸引粉丝主动加你。但前提是要在内容底部的评论区留上你的联系方式。
2、社群赋能养粉
通过内容获取的粉丝,一般都是弱关系的,想要达成合作,还有把粉丝导入社群,与其建立认知与信任背书。
例如,我们是做社交电商项目的,可以搭建一个社交电商零风险创业培训群。
然后有专业的老师在群里为粉丝讲解社交电商创业项目,让粉丝对项目有所认知。
同时也能在群里推荐公众号软文,及项目简介、相关的资质、优势、带来的好处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把公域入口的弱关系粉丝,变成强关系粉丝,产生信任背书。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没有做过社群营销的朋友,可能会遇到社群不活跃,发布的内容、讲的课程没有人互动等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刚建的新群可以先抛出轻资产创业的话题,并且只要参与话题的成员,都可以获得奖励。
只要有几个话痨在群里开始互动,社群的氛围马上就会打开。
3、下线沙龙裂变
假如我们一次搭建10个粉丝群,每个群有300人,加起来有3000人的时候,就可以在群里发布沙龙活动。
这种沙龙活动,可以根据项目特性,及主题,选择对应的城市。如社交电商项目,潜在粉丝的线下招商会,比较适合杭州。
要注明举办沙龙活动,都能给社群粉丝带来的好处。比如,有大咖授课、领取奖品、增加人脉等。
有了利益价值的渠道,有创业需求的人,就会踊跃地报名参加。就如传统的微电商大会一样,一场就可以吸引上万人。
同时,可以把活动的主题、内容、时间等,制作成小视频、图文、在公众号、好友圈、社群同步发布,预约粉丝。
在举办下线沙龙会的时候,最最重要的是,每个社群的粉丝,都可以带好友一起来,好友同样可以获取福利。
3000人如果有10%的粉丝到场,就是300人,每个人平均再在带2个人,就是900人的沙龙会。
4、社群裂变倍增
举办下线沙龙会,不但是为了提升粉丝的信任,在现场招募会员,更关键的能够实现二次裂变。
想要实现二次裂变的目标,必须要设计一套循环的裂变机制。
就是只要新人到场,就可以扫码加群、领取奖品,这样就能够借助粉丝去裂变粉丝,把到场的新人,导入社群实现二次的转化。
用上述社群运营的方式,为粉丝做免费培训、推送项目简介、互动交流等,与粉丝建立强关系。
《快速裂变的商业模式分析(裂变营销成功案例盲盒模式)》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推荐
精彩推荐